世界今日报丨张家界跳崖女孩工资曝光:压垮她的不是收入,而是医院的一张通知书

你来晚了,戳蓝字一键关注Kyle 回复“晚安”,可以获得一条特别的推送 微信又改版了,为了避免看不到文章

记得一定要加个星标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文:水木先生@卓绝 首发:水木先生说(shuimujunshuo)

大家好,我是Kyle。

4月4日下午,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。

在距离栈道出口10米处左右,有3名男子突然留下背包,从栈道翻越跳下。

另一女子也想跳,但被人拦下。

遗憾的是,该女子事前已服毒药,送医后,不治身亡。

玻璃栈道高四百米,相当于一百多层楼。

三名跳崖男子结果毫无悬念。

事情发生后,舆论哗然。

相关通报显示,这4名游客在日常生活中并无交集,也不相识。他们是通过网络相约自杀。

4人跳崖前均服有剧毒药物。

跳崖后,栈道上的背包内留有一封遗书,内容大致是:自愿承担跳崖后果,无需任何人负责。

跳崖事件中的唯一一名女生陈婷,其生前经历备受关注。

陈婷是00后。

生于在四川内江一偏僻农村。

从呱呱坠地开始,一个“穷”字,就贯彻陈婷一生。

陈婷父母常年在外谋生,做苦力,社会最底层。

陈婷学习不好。

到了初中,学校为提升升学率,对一些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进行劝退。

不幸,陈婷被列入名单之中。

辍学那年,陈婷才16岁。

之后离开家乡,转辗广东、成都各地谋生。

陈婷先是跟人学美容,工资有五千。

后来情况有变。

她电话跟母亲抱怨:“工资没有保底了,只有提成,这样工资就很低,想换个工作。”

截图:三联周刊

坏消息接踵而至。

去年,陈婷收到噩耗。

父亲病了,是癌症。

陈婷母亲说:我们在工厂上班一年也就只有五六万块钱,现在他(丈夫)一直在化疗,费用不低。

今年4月1日,陈婷打电话跟母亲说,自己去旅游。

母亲没有多疑。

4月4日凌晨三点,她发布一条朋友圈。

“晚安世界,我决定当一个睡美人啦。“

当日下午,跳崖前3分钟,陈婷再次更新朋友圈。

“你好世界,再见。”

这一别,成了永诀。

这就是陈婷短暂的一生。

家庭贫苦。

初中辍学。

工作不顺。

父亲患癌。

当所有看似不足为惧的困难全都堆积在一起,一个人,可能就会走向崩溃。

其他自杀者的生前经历也有一定相似性。

彭志军,33岁,家里条件极差,属于村里最穷的那一户。家里连彩电、洗衣机这类像样的家电都没有。

其本人也没有正式工作。

四处打零工为生。

也因为穷,相亲屡屡失败,光棍至今。

张财睿,23岁,家境跟彭志军相差无几。

刘志永,34岁,也在社会底层挣扎。

母亲20年前就已经去世。后来父亲又中风,跟9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。

而刘志永,在离开家乡后,便再也没有回来。

三联周刊在调查采访四名死者生前经历后,给出总结:

如果要寻找四个年轻人身上的共同点,贫穷带来的磨难以及不断新添的变故或许是他们的共性。

这种解释似乎跟常识相悖。

我们一般认为,人本能是恐惧死亡的,到了连死都不怕这一步,那应该就是活着本身非常煎熬。

这又无外乎两种情况:患有顽疾,或抑郁症。

可事实并非如此。

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公布过一项数据,全球每年约有81万人死于自杀。

其中自杀诱因分为三大类。

第一是精神障碍。

第二是人际关系冲突。

第三便是经济困难者。

张家界跳崖四名当事人已经永远离开。

惋惜之余,我在想,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这类悲剧发生?

有。

从社会层面讲,我们可以呼吁建立更完善的医疗、失业、养老保障制度。

一人生病不至拖垮全家。

一时失业不至走投无路。

但大的层面非你我能改变。

我们能做的,就是通过调整自我认知的方式,来减少“贫穷带来的焦虑感”。

说下我自己的经历。

我也出生底层农村,在江西,很落后的那种小村庄。

小地方市侩风气严重。

每到过年,大家聚在一起最喜欢讨论的,无非就两个话题。

“村里谁在外面混得好?”

“村里谁开的车最贵?”

在这种环境下,我“中毒”很深。

我读书很拼。

可惜,没读书天赋,高考还是落榜了。

19岁那年,我就独自买了一张票,登上前往上海的火车。

心里暗暗发誓:一定要衣锦还乡,一定要出人头地。

我当时是从事健身教练行业。

这是一个看似凭专业吃饭,实则是靠销售(耍嘴皮子)生存的一个行业。

你能赚多少钱,就看成交多少业绩。

可业绩怎么来?

需要自己去谈。

一个会员在那里跑步,你作为教练,就应该主动搭讪,然后成功把课程销售出去。

问题是,我这人性格就不善交际。

不会说话,不会迎合,骨子里有社恐倾向。

以至于吭哧吭哧干了四年,依然一无所有,焦虑万分。

坦白说,工作辛苦我能承受。

当时真正折磨我的,是精神上的内耗。

这种内耗就像是两个小人在对话。

“我已经很努力了。”

“努力有个P用,别人过年都开宝马回家,你连个比亚迪都买不起!“

“我就是个失败者。”

“对,没钱就是失败者,会被人瞧不起!“

是的,我被世俗观念绑架了。

努力不是出于热爱,是出于虚荣的追求。而一旦有落差,取而代之的就是极度焦虑+极度自我否定。

时间久了,很容易走向抑郁。

终于有天,我意外接触到写作。

很庆幸,通过观念的转变,我才终于得以自己给自己“解套”。

古人说,不容青史尽成灰。

可仔细一想,不对,即使写进了“青史”也要成灰。人会死,地球会毁灭,宇宙也有尽头。

这样来看,万物皆没有意义。

可事实不是。

任何人都可以活出意义感。

那就是遵从本心想法,过好此时此刻。

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,其实不是工作累,而是在背负太多别人对自己的期待。

他们总是担心,不攒钱买房会不会让家人失望?不结婚会不会被歧视?月薪3K是不是很丢脸?

伏尔泰说,使我们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,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。

在我看来,这粒沙子,即是世俗的评断。

想通这个道理后,我精神内耗少了一大半。

随即,辞职,找份轻松工作,用业余时间看看书写写稿。

我当时并没有多大志气,就只是想——“去特么的衣锦还乡!我才不在乎这些,过好当下才最重要。”

时至今日,我依然这样认为。

希望分享这些心路历程,能给身处同样困境中的读者一些帮助。

别人取得什么成就不重要。

别人怎么评价你也不重要。

凡有所相,皆是虚妄。

唯一不是虚妄的,就是你此时此刻的感受。你要开心,按自己意愿去活。

◆ 作者:水木先生@卓绝,来源:水木先生说(ID:shuimujunshuo),剖析社会,分享教育观,与500万读者一起成长。有温度,有深度,有态度。每晚21:21,与你不见不散。让我们的呼声,成为推动世界改变的音浪。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 ◆更多交流咨询微信:kylehello003 ◆很多读者说想和我有更多交流,欢迎添加我的私人微信:

#Kyle#有话说 学会摆脱世俗观念的绑架,任何人都可以 活出意义感, 那就是遵从本心想法,过好此时此刻。 ▼推荐阅读

标签:

X
X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太平洋信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